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申遗成功,意味着从即将到来的蛇年开始,“中国年”正式成为“世界年”。
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即将来临,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春节非遗习俗。
剪纸: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穿越千年的时光,见证了无数个春节的欢乐与祥和。现在,剪纸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表达情感、传递祝福的重要方式。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瑞蛇迎春、富贵吉祥、连年有余、文武财神……一幅幅生动而又寓意美好的剪纸作品跃然眼前,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幸福。
春联: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桃符,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以此来辟邪驱鬼、祈福消灾。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逐渐演变成了在上面题写吉祥话语的纸质春联。一副好的春联,不仅在内容上要寓意吉祥、对仗工整,而且在书写风格上也要独具韵味。家家户户把春联贴在大门两侧,红底黑字,格外醒目,显得既庄重又喜庆,新年的氛围感拉满。
龙舞: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根据龙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等等。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寄托,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过年”的意义。
灯会:花灯一点,年味满满。观赏灯会是中国人欢庆佳节的传统民俗,流光溢彩的灯笼、栩栩如生的灯组,在超凡想象力和精湛技艺的加持下,朴素的材料亦流转出璀璨光彩。眼下,在不少地方,色彩鲜艳、造型精美的节日花灯陆续上线,争奇斗艳。透过洋溢着东方美学的彩灯,世界看到了璀璨动人的中国,也在喜庆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中国年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春节非遗习俗,如灯笼、年糕、簪花、中国结、糖葫芦等,丰富多彩,数不胜数。蛇年春节即将来临,快和家人一起体验起来,让这个春节更有年味吧。
文字:常柳
图片:来源自网络
编辑:连莉娟
初审:李艺鑫
审核:邓远云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温泉东路130号 联系电话:020-87838567(总机) 传真:020-87838223
版权所有: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 主备案号粤ICP备11002148号 技术支持:永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