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中国传统的答案其实只有四个字:“读书明理”。我认为这是一把钥匙,通常它就挂在智慧的墙上。
明什么“理”?我想,首要的是“明”做人的道理,其次是要“明”事物之道理。做人道理的总和谓之“伦理”,属于“德”的范畴;事物的道理分别是事理和物理,属于“知”的学问。伦理、事理和物理,三者以轻重论,同等重要;若论先后,伦理应该先于事理和物理,因为做人是做事和驭物的基础。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将此奉为人生追求的不二法门,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是核心或重要的价值。
我的一个体会是,人存天地间,千事万事千难万难,其实做人最难。做人乃第一要务,做事则是硬道理,明理求知就是人永恒的动力。从来也不相信,不会做人或做不好人的人,能够把事情做好;更不相信连事情都做不好的人,还可以求出“知”做出学问,明了什么事理物理,也即儒家说的“格物致知”。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不然,我们这个世界一定就完了。当然,也承认有悖于此的许多存在,以至道德沦丧,以至祸国殃民。但这也只是一时的“多样性”罢了,因为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
还说“明理”。在我看来,“理”其实是个知识系统,但就知识属性而言,它不过是一个“器”,说白了就是个工具。人可以用它造福,也可以用它制造灾难,所以必须“明”。“明”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过程。所以,读书的一个成果就是判断。判断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量化,就是价值,就是价值观。能够提高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渐渐在内心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和坐标,才是真正的读书,才叫知书达理。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人的确是读过很多书,看起来似乎也是很有一些知识和技能的,但却到处碰壁,甚至一生潦倒;更多的,则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随波逐流失去价值。我想这大概是没有找到那把“钥匙”罢。没有钥匙,进不得“门”,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读书高一点的境界,应该是读出智慧来。说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也是真的,但那是说给世俗的。真正的读书人对此从来不屑一顾,他们一定要找到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境界。智慧是经过道德与良知培育浸润的知识的更高形式的结晶。了解了这一点,其实等于又找到了一把钥匙。
所以我想,人类要保持生存的尊严和安全,就需要以良知作底的大智慧来驾驭一切知识。这是读书人的责任,更是全人类的责任。
读书,要读好书。因为书承载着人类全部的智慧和良知。不然,那把“钥匙”是找不到的。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温泉东路130号 联系电话:020-87838567(总机) 传真:020-87838223
版权所有: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 主备案号粤ICP备11002148号 技术支持:永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