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2011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跟朋友去了韶关一个叫做“八一村”的地方,去看了看那里的红围。
车子七拐八弯的走了一小时,坐在车里的我开始怀疑这一趟是否值得。穿过几个村庄,快没路时却又一下子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栋赭红色方形建筑,朋友告诉我,“这就是红围,战时广东省委机关所在地,共产党人的祖屋之一”。
工作人员很热情的为我们作了介绍。红围,位于韶关市始兴县沈所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因整个围子呈红色,故取名为红围。围子坐西北向东南,是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是一座用红泥、石灰、鹅卵石和青砖砌成的五层楼房。
1939年冬,日军进犯粤北。出于安全考虑,为保护革命有生力量, 次年7月广东省委迁入始兴红围。省委书记张文彬、组织部长李大林、妇女部长张越霞、青年部长吴华、电台负责人黎百松、译电员李汉等机关人员住在红围四楼,省委电台设在五楼。在离红围约1.5公里的日新小学(现八一村小学)设立了一个地下交通站,为了掩护省委的工作,他们把秘密电台、交通站联络员和一些从前线疏散到始兴的党员,通过合法手续,安排到日新小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看见一道道命令在这里传达,我看见一个个指示从这里发出,我看见革命先烈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英勇身姿!八一村的陈兴发老人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村民们坚决打击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45年8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调遣2000多名兵力围剿外营村(即现在的八一村),制造了震惊粤北的“外营惨案”。英勇的外营人民和始兴风度大队指战员一起,对来犯敌军进行坚决反击,在围楼与敌军激战3昼夜, 112名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全部壮烈牺牲。为了纪念这些革命烈士,始兴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外营村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将外营村命名为八一村,并授予“光荣之村”荣誉称号。
2009年七一前夕,汪洋书记专程到韶关瞻仰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汪洋书记说:“看到当年革命先烈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前的执政地位,励精图治,无私奉献,扎扎实实为国家、为人民做好各项工作。”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六十多年前绽放的胜利之花,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鲜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浇灌出来的。共产党人的真谛是什么?是滴水穿石的箴言,是集尘为山的绝句,是释放生命的全部能量,燃烧自己,点亮他人!
想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历尽艰难险阻争取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我做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同样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我的力量,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我想把深切的缅怀,献给革命先烈,深深的祝福,献给八一村民!
医务党支部 李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