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近日,我身边就有一位老人因头晕住院,并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为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一病例提醒我们,头晕这个看似简单的症状,也可能是心脏问题的“预警信号”,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风险。
一、什么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通过房室结传递到心室,使心脏规律地收缩和舒张。然而,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完全中断,心脏跳动的命令从心房传导到心室变慢或者不能下传到心室,导致心房和心室的活动“各自为政”。这种状况会引起心室跳动频率显著下降,通常只有每分钟20-40次,远低于正常水平。
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指的是这种传导阻滞不是持续发生的,而是间歇性出现。这种阵发性的特点往往让症状表现更加复杂,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在临床工作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被列入了危急值管理。
二、为什么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会引发头晕
心脏是为全身供血的“泵”,当心率过慢时,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这种供血不足是头晕甚至晕厥的直接原因。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心率降至40次/分或更低,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头晕;
2.乏力、疲倦感;
3.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
4.严重者可能出现胸痛或心力衰竭。
上述同事母亲的症状正是由于心率过慢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所致。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源性晕厥、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三、如何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确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需要以下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包括心房(P波)和心室(QRS波)活动完全脱节,心室频率显著减慢。
2.动态心电图:如果传导阻滞是阵发性的,普通心电图可能无法捕捉到发作过程,此时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帮助发现间歇性异常。
3.心脏超声: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律异常的器质性心脏病。
四、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
1.植入心脏起搏器
起搏器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首选治疗手段,特别是对心率过慢导致症状明显或有晕厥史的患者。起搏器通过人为设定心跳频率,确保心室的正常搏动,改善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的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如阿托品)可以暂时性提高心率,但这通常作为应急处理手段,不是长期解决方案。
3.针对诱因的治疗
如果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由某些药物(如地高辛或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可能需要调整药物。
五、如何预防和应对
1.重视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特别是有头晕、胸闷等症状的中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
2.关注心率。正常情况下,成人的静息心率应在60-100次/分之间。如果发现心率异常过慢或过快,应及时就医。
3.健康生活方式。规律饮食和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
4.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反复头晕、晕厥等症状,不要忽视,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生活的基础,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头晕”这个身体小信号,守护生命安全。
文字:黎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连莉娟
初审:戚秋平
审核:邓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