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资讯
浅谈静坐
时间:2014-05-19

浅谈静坐

静坐,也叫打坐,是佛教的主要修行内容之。不论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还是藏传密教、汉地显教,都对坐禅十分重视。通过静坐,不但能益智增慧,还能养生健体,使人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和马里兰州大学哈里博士经五年研究后认为:冥思静坐可对视力、血压、认识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处,另可治疗许多不治之症和心脏病、关节炎等慢性病。另外科学家还发现,静坐可使血管扩大和血液畅通,使人体机构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三磷酸腺甙明显增高,大大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

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留学日本期间,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整天没精打采,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1915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在旧书店中购到了《王阳明全集》,并发现书中有静坐一章。郭老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每天对照练习,结果两周后便出现奇迹:整夜酣然入睡、头昏心悸消失、记忆力恢复正常、顽疾竟获痊愈,从此他便直坚持这种养生疗疾之法。郭老活了87岁,这与他一生常习打坐是分不开的,他曾意味深长地这样讲过: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我们是以静坐为手段,不以静坐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内容摘自网络)

上一篇: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下一篇:健康管理--女性如何警惕身体癌变的各种信号
党的建设
健康管理
首页
文化天地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