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资讯
进修心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康复治疗(1)
时间:2013-08-20

进修心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康复治疗(1

广东省干部疗养院理疗部   陈淑敏

定义:椎间盘组织在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下发生细胞介导异常生物化学变化,引起老化加速,椎间盘力学特性改变,使邻近骨关节、韧带发生相应变化,造成脊柱不稳,压迫脊髓、神经根、动脉,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了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引起的椎间盘源性腰痛、退变性颈、腰椎不稳症和退变性颈、腰椎狭窄症,等等。

一、颈、腰椎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

(一)颈椎解剖与生物力学

正常的颈椎曲度凸向前,颈椎共7节,从功能角度分为两部分:上颈椎是枕骨至C2,中下颈椎是C2T1。枕骨、C1C1-C2节段无椎间盘,C2T1各节段之间有椎间盘。颈椎间盘小,很早出现裂缝。功能上颈椎间盘是一个鞍状关节,有三个腔。在退变过程中,三个腔融为一个。

上下关节突关节是节段之间的关节,它们稳定、引导关节运动。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是前上方—后下方,使得颈椎较脊椎其它节段前后平移的幅度更大。上下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导致运动不平滑,运动过度或异常运动。

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为倾斜的平面,椎间盘较厚,可作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幅度较大。颈椎的旋转主要是寰枢关节的活动,而屈伸与侧屈主要是下颈椎的活动。颈椎活动范围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50°,旋转0-70°,侧屈0-50°。

颈椎各个方向运动时产生的生物力学变化如下:

1、屈曲

1)上颈椎——枕骨/寰椎/枢椎:

在寰椎上关节面上,枕骨向前转动同时枕骨粗隆向后滑动。

寰枢椎之间的上下关节突关节是双凸面,寰椎绕枢椎向前转动。

枕骨和寰椎后弓之间的空间增加,寰椎后弓与枢椎的大脊突之间的空间增加。

齿状突和寰椎前弓之间少量分离,该关节上方轻度张开。横韧带限制该分离。

后方韧带结构紧张,前方韧带结构松弛。

椎管,脊髓,硬膜,袖和神经根被拉长和牵伸。

2)下颈椎——C2T1

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分离,上椎体的下关节面在下椎体的上关节面上向上向前滑动。

椎间盘纤维环前部放松、受挤压。

椎间盘纤维环后部被牵拉。

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

椎间盘内压力增加。

椎管被拉长,前屈度减少。

脊髓,硬膜和神经根被牵伸,椎间孔张开。

上椎体相对于下椎体轻度前移。

2、伸展

1)上颈椎:

在寰椎上关节面上,枕骨向后转动同时枕骨粗隆向前滑动。

寰枢椎之间的双凸面关节面,寰椎绕枢椎向后转动。

枕骨和寰椎后弓之间空间减少,寰椎后弓与C2脊突靠近。

齿状突和寰椎前弓之间分离,该关节下方轻度张开。

前方韧带紧张,后方韧带放松。

椎管缩短,其间的结构放松。

2)下颈椎:

上下关节突关节面靠近,上椎体的下关节面在下椎体的上关节面上向下向后滑动。

椎间盘纤维环后部放松、受挤压。

椎间盘纤维环前部受牵拉。

椎间盘髓核向前移动。

前方韧带等结构受牵伸。

后方韧带等结构松弛。

椎管缩短,其间内容物放松,椎管内轻度折叠。

上椎体相对于下椎体向后移动。

3、前突  前突是上颈椎伸展和下颈椎屈曲。具体生物力学变化参照屈曲和伸展活动中的描述。与头颈伸展动作比较,前突时上颈椎多伸展10°。

4、后缩  后缩时上颈椎屈曲,下颈椎伸展。具体生物力学变化参照屈曲和伸展活动中的描述。与头颈屈曲动作比较,后缩时上颈椎多屈曲10°,颈椎前凸增加,在C5-C6C6-C7最明显。

5、侧屈

1)上颈椎

枕骨向同侧侧屈,向对侧旋转。

寰椎相对枢椎有轻度侧方运动。

齿枕韧带张力增加后,枢椎向同侧旋转。

2)下颈椎

对侧上下关节突关节分离(前上滑动),同侧上下关节突关节靠近(后下滑动)。

对侧纤维环后侧方受牵伸,同侧放松。

髓核移向对侧。

椎管被拉长。

6、旋转

1)上颈椎

枕骨/寰椎关节轻度向同侧旋转,向对侧侧屈。

寰椎绕齿状突向同侧旋转,大约50%的旋转发生在这个节段。

寰椎旋转时椎管和内容物成角度,减小了椎管的体积。

双侧的椎动脉在椎动脉孔中受牵拉。

对侧椎动脉在穿过枢椎横突孔时扭结。

在转动终点有轻度寰枢椎纵向靠近。

2)下颈椎

与侧屈相同,即同侧侧屈伴旋转,运动平面不是水平面,也不是额状面,是从前上方向后下方。

(二)腰椎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腰椎位于活动度较小的胸椎和骶骨之间,是躯干活动的中枢。腰椎共5节,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大,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呈矢状位。椎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等。正常的腰曲凸向前。腰椎间盘很厚,可做较灵活的运动,但矢状位的关节突关节面限制了它的旋转运动。正常腰椎活动范围为:屈曲0-50°,伸展0-30°,侧屈0-40°。

腰椎各个方向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变化如下:

1、屈曲

椎体前缘靠近,后缘分开。

剪切力增大。

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后方韧带和软组织受牵伸。

前纵韧带等前方结构放松。

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分离。

椎间盘纤维环前壁放松。

椎间盘纤维环后壁紧张。

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

椎间孔增大。

2、伸展

椎体前缘分开,后缘靠近。

剪切力减小。

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后方韧带和软组织放松。

前纵韧带等前方结构紧张。

上下关节突关节面靠近。

椎间盘纤维环前壁紧张。

椎间盘纤维环后壁放松。

椎间盘髓核向前移动。

椎间孔减小。

3、侧屈

转向侧上下关节突关节靠近,对侧上下关节突关节分离

同侧纤维环后侧方放松,对侧纤维环后侧方受牵伸,

髓核移向对侧

 

上一篇:进修心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康复治疗(2) 下一篇:院2013年第二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经营工作会议召开
党的建设
健康管理
首页
文化天地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