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资讯
《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感
作者: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 时间:2022-05-12

这是一部老片子,是以一名国民党溃兵的回忆为主线的写实抗战剧。不同于《亮剑》之类慷慨激昂的抗战剧,这部电视剧将更多地镜头放在了战场之外的后方,放在战争环境下诸多小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上,以抗日战争末期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描述了一场规模不算很大但却足够惊心动魄的战役始末。

他叫孟烦了,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以一名有腿伤的国民党溃兵的身份,出现在中缅边境附近一个名叫禅达的小镇里。他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没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甚至恩将仇报——一名女子在他遇险时救了他以后,他却趁女子不注意偷走了她的钱。正是这样非常普通的角色,拉开了这部电视剧的序幕。

似一无是处的他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运气:奔赴缅甸前线时乘坐的飞机坠毁,他死里逃生;远征军被击溃,后援断绝,回国途中尸横遍野,他却随着赝品团长穿越千里死亡丛林,成功到达边境;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他背对怒江东岸的故土,在边境的南天门上与尾随而来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千余败兵仅12人生还,竟也包括孟烦了在内。

逃出鬼门关的孟烦了,追随龙文章在怒江东岸组成了一个被他们自嘲为“炮灰团”的部队,度过了一段相对安逸的时光。为了阻止虞啸卿贸然攻击南天门,他和龙文章以自己了解的南天门上日军近乎疯狂的布防情况,与虞啸卿展开了沙盘上的对决,并最终击溃虞啸卿的虞师,以此来告诉他贸然攻击南天门只会全军覆没。对决过后,孟烦了惊恐的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龙文章有一个作战计划,能够以“较小”的代价拿下南天门,而这个代价很有可能就是让这个包括孟烦了在内的“炮灰团”作为真正的炮灰,去送死。这是一个极为残忍的作战计划,残忍到连计划制定者自己都不忍心提出来——因为是他给了炮灰团千余残兵败卒生还的希望,而他的计划很有可能让这群“忠实信徒”丢掉性命。作为一个在战争泥潭里的迷失自我、遗失灵魂的小人物,孟烦了一时极度惶恐,好不容易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现在又要去送死?

故事的最后,孟烦了终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跟随龙文章连同他从“炮灰团”和主力团精心挑选、训练出来的两百精兵,攻上了南天门,占领了树堡,并最终攻克南天门。一切都像预料的一样顺利,而且在占领树堡前伤亡比预料中要小很多——除了坚守时间由原来的最多4天,最终变成了38天。

这部电视剧看着很普通,里面多数角色自始至终都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几个主角也是普普通通,毫无生气:孟烦了贪生怕死却爱慕虚荣,战败后装死逃过一劫,却将在装死时被日军刺伤的腿当做自己的军功章到处炫耀;郝西川是溃兵中唯一稍懂医术的人,却因医术不精加上药材奇缺导致多名伤兵死亡,被人调侃称为“兽医”; 张迷龙虽然有着东北汉子的彪悍和耿直,在乱世的大染缸里有时候也变得欺凌弱小,横行霸道;林译是他们之中文化程度和军衔最高的一位,更是科班出身,却也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临敌之际只会躲在掩体里瑟瑟发抖……

很普通,却很真实,值得回味。抗战史上,无论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京保卫战这些中方失败的战役,还是台儿庄大捷、长沙保卫战等中方胜利的战役,中国军队付出的生命代价几乎都比日军要多得多。而这些战役的主角,其实恰恰就是无数个孟烦了、郝西川、张迷龙组成的中国军队。孟烦了是当时背景下中国聪明人的代表,他们早早的看透了国民政府的意图,不愿意再做国民政府与欧美列强博弈的筹码,民族危亡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想独善其身,以至于慢慢的遗失了自己的灵魂。而龙文章则是另外一批人的代表,他们也看出来了国民政府的意图,但却始终固守自己的信念,为了驱逐日寇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以至于最终制定并实施了那个残忍的计划。为了让麦克鲁汉留下来,龙文章声泪俱下的说道:“没有人想做别人的筹码,可是,总得有人牺牲吧?”而不是像孟烦了一样,激情澎湃地在军中忽悠那些新兵蛋子当排头兵,把一茬接一茬的新兵忽悠到阵前去送死。

好在孟烦了们只是遗失了自己的灵魂,而不是放弃。在龙文章的带领下,他们渐渐的都找回了丢失的灵魂,跟随龙文章组成两百人的敢死队,在南天门数千日军的包围下,固守树堡长达38天,挥洒着他们不屈的热血:“豆饼”谷小麦在日军疯狂攻击时以血肉之躯充当重机枪支架,不堪重击而死;崔勇在守军弹尽粮绝时,为抢夺空投物资死在日寇枪口之下;“蛇屁股”马大志在地下通道被日军挖穿时不愿被俘,拉响光荣弹与日军同归于尽……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但却好似一坛老酒,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品尝到其中非同寻常的滋味,可以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亲临其境,就难以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史书上的数十上百万人的伤亡就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无法言尽战争的血腥和残酷。

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和平盛世,如果不能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多加珍惜,于心何安?

上一篇:毕业前夕 下一篇:如何做到“主动服务”
党的建设
健康管理
首页
文化天地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