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资讯
重温红色经典,传递正能量
时间:2015-08-06

行政党支部 张宝库

 

为落实“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组织引导老同志体验美好生活”的工作重点,结合干部疗养、健康体检工作实际,经请示上级领导同意,我院全体党员及中层以上干部58人分三批赴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部分现场教学点开展专题式、现场式、体验式和互动式锤炼教育。

为了组织好这次学习活动,院党委院领导开会研究确定了学习路线和学习目的,行政党支部书记尹彪同志、医务党支部书记范国权同志、工会主席张晚香同志参加院党委会并就这次学习活动安全作出保证,并在出发前开了学习动员会,确定好路线,安排好人员并确定帮扶对象,形成一对一或二对二的互助模式,强调注意安全,各党员干部要认真观看、学习、记录,共同完成这次教学目的。

在流动课堂上传达了疗养院发展有关文件和郭跃文局长在省直和中直驻穗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讲话,在讲话中学习如何深入开展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是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价值所在,组织引导老同志开展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是老干部工作重大理念的更新,也是近年来老干部工作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老同志说郭局长的讲话有思想、有内涵,尤其在引导老同志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生活方面的篇幅,深入浅出,排比不断,朗朗上口,激动人心。党建知识问答环节,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踊跃发言,积极回答,院的发展和健康管理知识更是你来我往,不相上下,可见老同志时刻关心着疗养院的发展。

现场体验式教学先后来到韩文公祠、揭东县汾水战役纪念馆和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革命老区。

韩文公祠:韩文公祠,简称韩祠。韩祠约建于公元999年,距今千年有余,是中国现存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其存在,对于中华文学文化都具有巨大研究意义。

韩文公祠石牌坊,位于韩祠正门石甬道起端,为四柱三 间式白石坊。坊文韩文公祠四个大字系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手书。站在坊前放眼望去,韩祠的青绿色藏于青山绿叶之间,给人清淡端肃的感觉,而屋脊高峻,居高临下却又让人感到雄伟巍峨。

韩文公祠的建筑古朴典雅,在祠址的选择和整个建筑布局上,尤为成功。曾楚楠先生在《韩愈在潮州》一书中对韩文公祠的建筑艺术和布局有非常好的论述:”其一,(韩祠)获得了水色山光护古祠的良好景观;其二,主体建筑正处于 笔架山主峰的中轴线上,盖建时又让主座后退紧靠山峰,使左右的象山、狮山现得前突,成拱卫环抱之势,从而增添了祠宇肃穆幽深的环境气氛;其三,是把高度定在海拔四十米左右,恰到好处地构成了令瞻仰者肃然起敬的仰视角度。

祠后乃两层侍郎阁,第二层门口有石刻韩愈半身雕像。与正座塑像不同的 是石像给人一种坚毅、挺拔的感觉:一络胡须随风飘起,两道剑眉直挑发鬓,眼光深邃傲视长空。细细的看了很长时间,总觉得石像更能体现韩愈爱民的形 象,换言之,侍郎阁的石像更能刻画韩愈在潮时风尘仆仆的亲民性。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正座的韩愈是属于整个中华的韩愈,而侍郎阁的则是属于潮汕自己的韩愈。

不可否认,历史不会因人而改变,但人对历史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种精神乃至一种文化会因着人的传承而百世未衰。在潮汕文化发展史上,韩愈确实有过独特的不可低估的贡献,江山易姓为韩的事实 就是韩愈在潮人心中崇高威望的最好证明。一座名胜抑或一个地方,不是因为历史尘埃的厚重而显得深厚,而是有可供研读的历史的文化遗留下来,有历史的巨人定格某一时代的精神,追根溯底就是有时代的精神影响一代代人的思想,成其所谓的古、名。韩文公祠、潮州以至潮汕就是这样,有一位象征意义的韩愈入潮八月,加深了潮汕文化的底蕴,浇灌得潮汕文化根深叶茂,从而给后世潮学研究留下永远参不完的学问。

而韩愈的这种精神,不是肤浅的停留在具体的办了多少事,构筑了多少形象工程。在韩祠的碑刻中有一篇祖植椿撰写的《重修韩祠碑》,跟其他的记载重修韩祠的碑文一样,包括苏轼写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都无不是对韩愈进 行了歌功颂德,对重修韩祠的有心人进行了追捧赞颂。但是,这一篇中有一段写的非常好,可以大概的概括韩愈的这种精神:

夫人一生事业,不在于得意有为而后为之。即死生患难中,其关于国计民情者,未始不可为也;当其谏迎佛骨来潮也,所谓不得于君,刁然以忧惧之身,远窜荒陬之地,宜人将痛哭罔暇,自信患难有不可解,死生有不可必之时。 而公则义命安之,不鄙顽俗,师属赵天水首铎文教。”

韩愈之所以比其他历代入潮官员尤值称颂,不是因为其他官员毫无建树,而最重要的是韩愈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顺应历史潮流,弃个人切肤之痛于不顾,把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付诸于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的行动中去,延师兴学、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等等,言传身教,对潮汕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史无前例的拉动。所以,他到任后即以振兴文教为首务,化腐朽为神奇,在潮七、八个月间,开启了边远州郡的一代文风,开创了潮汕文明不老的传说。

孤臣羁旅,独占江山。正是韩愈积极入世的精神影响了其身后潮汕千年文化,促进潮汕爱国爱家、勤劳善良、艰苦奋斗的淳朴民风的形成,受到历代的景仰和后世的标榜,以至潮州江山易姓为韩。

一座建筑物,一个名胜景点,或者一座名城,让人们留恋的不是其可观性有多大,或者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因着文化,探求文化的根源,让我们从中找到一种人格的精神、文化的精神,告慰故去的精神的传承者,激励后来的精神的发扬者。

在揭东县汾水战役纪念馆已退休的站长为我们讲解当年的战役:192781,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通知领导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江西南昌宣布武装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后,为了与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重新举行北伐。义勇军南进途中,贺龙、叶挺部队6千人与寻求义勇军主力决战的国民党第八路军东路军代指挥陈济棠3个师和潮梅警备队1.5万人,在玉湖的浮山村至汾水村纵深5公里的地带激战三昼夜的一场惨烈的战斗。起义军从923进驻潮汕至30日从汾水撤离,前后共七天,史称潮汕七日红88年过去了,尽管岁月流逝,人民却时时刻刻以无限崇敬的心情,深切悼念着汾水战役中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义勇军战士英灵,寄托无限哀思,砥砺自己建设国家的壮志。矗立在烈士纪念碑前,高举党旗,大声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增强党性,传播正能量。向英雄纪念碑敬献亲手采摘的鲜花,三鞠躬尽显敬意。大家说:“经过这次学习,自己的党性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

红场革命:该场是1931年春东江特委和潮、普、惠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带领群众开辟的,占地14000平方米193151723日东江工农兵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东江特委书记徐国声给该场命名为“红场”。当年开辟广场时曾利用场东南侧一圆台巨石作为阅兵台,并先后建设有戏台等文体设施,后被国民党军拆毁。1962年潮阳县人委会在阅兵台上修建四角亭,1963年复建戏台。红场革命旧址于197912月被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场革命旧址是一处东江革命史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红场革命旧址现保存较为完整,该处旧址范围内现有阅兵台四角亭、戏台各1座。戏台坐西南向东北偏东,墙体由石块垒砌而成,较为坚固;阅兵台上四角亭座西南向东北偏北,顶部已残破不堪,有塌毁的危险。红场广场附近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巍峨挺拔的革命纪念碑,这是为纪念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大南山地区牺牲的革命者而建立的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碑建成于19631221,碑座高228,碑体为正棱台柱体,通高102,碑顶端有浮雕五角星。碑文正面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字样,背面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碑下埋葬着867名革命烈士的遗骸。

红场镇革命烈士纪念碑198810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为广东省重点保护纪念碑。纪念碑及机关文物保护设施还被原潮阳市立为爱国主义基地,成为接待各级党政机关、群众组织的团体机构和各地学校师生参观、缅怀先烈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点

这一次组织开展四重温、四增强活动和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现场教学方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老同志满意,在职党员也在这些老党员身上学到了东西,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在学习中,相互扶持,遵守纪律,展现了良好的单位形象和政治风貌,感谢院党委对老同志的关心,对在职党员的培养,我们将一如既往高举省疗旗帜,坚守理念,一心一意为省疗发展献计献策和默默工作!

 

 

上一篇:重温入党誓词 加强党性修养 下一篇:潮汕行
党的建设
健康管理
首页
文化天地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