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不断攀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1]。
大约在1500万年前,人类的尿酸酶基因和启动子发生系列遗传突变,导致肝脏不能将尿酸降解为尿囊素排出体外,结果使人类比其他哺乳动物 (大猩猩除外)的尿酸水平更高。这种突变体现了适者生存的优势,增高的尿酸水平在人类食物中维生素C和钠含量较低时具有神经刺激剂、抗氧化剂和升高血压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尿酸升高提供给人类的生存优势失去了,甚至成为一种致病因素。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目前高尿酸血症最新的诊断标准是,在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2],无论男女。目前,患者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尿酸高了,通过低嘌呤饮食就可以完全控制尿酸。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血尿酸的来源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人体内约80%的血尿酸升高是来源于内源性,通过食物分解代谢产生的外源性血尿酸占比不高。低嘌呤饮食只能减少外源性血尿酸,并不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严格控制嘌呤饮食仅可降低血尿酸60μmol/L(1mg/dl)。因此,有些痛风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情况下,仍可有急性痛风的发作。
没有痛风发作就不用控制尿酸吗?
根据研究,部分人群在出现高尿酸血症7~8年以上才会出现痛风症状,而且自身的长期高尿酸不仅可能引发痛风,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风险。
何时需要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以下两种情况要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
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540 u mol/L患者。
2. 血尿酸水平>480 u 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结石、肾功能损害(>CKD2期)。
控制目标:无合并症时尿酸值要控制<420 u mol/L;伴合并症时,建议尿酸值控制在<360 mol/L。
据研究,患者血尿酸<360 u mol/L,1年内痛风复发<14%;血尿酸>480u mol/l,年复发率超过50%;血尿酸长期控制<360u mol/L时不仅可使尿酸盐结晶溶解晶体数量减少、体积缩小,同时还可避免新的结晶形成。有效的降尿酸治疗还能改善痛风患者的心脏、肾脏合并症,降低死亡率。
尿酸降得越低越好吗?
有研究表明,过低的尿酸水平会增加阿尔次海默病、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猝死的风险,不建议将尿酸长期控制在<180μmol/L。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与管理
1. 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红肉、海鲜、动物内脏等。
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比例,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多喝水,建议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000ml,尤其是有痛风的患者。
2.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建议适度进行游泳、健走、球类等运动。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平衡。
4. 戒烟限酒:烟酒均可影响尿酸代谢,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其中,酒类中等量的红酒、啤酒、白酒嘌呤的比例是15:3:1。
5. 定期监测: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或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
6. 药物治疗:当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有效控制尿酸水平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
高尿酸血症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管理,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世界中医药2024年7月第19卷第13期WORLD CHINESE MEDICINE July.2024,Vol.19,No.13,1881-1888。
[2]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年4月第21刊第2期Chin I Cardiorase Med,April 2016,Vol 21,Na2 83-85。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 年版)等 4 项食养指南的通知 [EB/OL].(2024-02-07)[2024-07-20]. http://www.nhc.gov.cn/sps/s7887k/ 202402/4a82f053aa78459bb88e35f812d184c3.shtml
文字:李永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初审:余文浩
审核:连莉娟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温泉东路130号 联系电话:020-87838567(总机) 传真:020-87838223
版权所有: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 主备案号粤ICP备11002148号 技术支持:永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