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过,三伏天至。按照传统推算方法,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
传统中医认为三伏天是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因此,三伏天为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而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则是天灸。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天灸的临床适应症有哮喘、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五更泄泻、虚寒胃痛、肾虚腰痛等久病阳虚证,以及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等由体虚、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患以上疾病的人可在三伏天接受天灸治疗。现代相关临床研究提示天灸对以上疾病的有疗效率达80%以上。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