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龙问健
老年健康管理秘籍:战胜常见病的关键策略
来源:健康管理科 时间:2024-12-3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更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关节退行性变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掌握老年健康管理秘籍,对于战胜这些常见病至关重要。

 

图片 1.png


一、饮食篇:营养均衡,科学搭配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基础。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营养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老年人每天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需要。建议多吃瘦肉、鱼类、豆类、奶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动物性食物要换着吃,尽可能换着吃禽肉、畜肉、鱼虾及蛋类食物,每天喝300-400mL牛奶,摄入充足的豆类食品(相当于15g大豆);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多选深色叶菜(如菠菜、油菜、紫甘蓝等),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水果,不应用蔬菜替代水果;适量摄入植物油、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于高龄老年人,建议多吃鱼、畜禽肉、蛋类、奶制品及大豆等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高的食物,同时要有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要根据具体情况,鼓励进食,减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此外,可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口服营养补充剂[2]。

低盐低脂,控制热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老年常见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老年人应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减少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同时,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热量需求降低,应适当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和超重。建议老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高血压者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油脂摄入量不超过25克。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建议老年人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每天分5-6餐进食,每餐不宜过饱。同时,应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不吃东西。这样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


二、运动篇: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力量训练如举重、撑墙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原地高抬腿、走直线、水中步行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防止跌倒;柔韧性训练如拉伸运动、太极拳、瑜伽等可以保持关节灵活性,预防关节病等疾病。

适量运动,避免过度:虽然运动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但过度运动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老年人应掌握适量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一般来说,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即可达到锻炼效果。同时,老年人应避免在极端天气或恶劣环境下进行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运动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老年人应将运动纳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形成固定的运动习惯。可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并坚持下去。同时,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运动,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心理篇:保持积极心态,愉悦心情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老年人退休后,生活节奏和社交圈子发生变化,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因此,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对于保持积极心态至关重要。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书法班、绘画班、舞蹈班等活动;也可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摄影、外语等;还可以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结交新朋友,拓宽社交圈子。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衰老,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认识到衰老是人生的必然过程,不必过分担忧和焦虑。同时,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疾病,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可以通过阅读励志书籍、观看励志电影等方式来激励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当老年人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可以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也可以参加心理健康讲座或心理辅导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心理帮助,老年人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保持愉悦心情。


四、医疗篇:定期体检,科学治疗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定期体检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建议老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CT、B超等项目。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专项检查,如胃镜、肠镜、磁共振等。


图片 3.png

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当老年人被确诊为某种疾病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科学治疗,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或广告宣传,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同时,要合理用药,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品。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要定期进行药物疗效评估和调整用药方案。

 

关注慢性病管理,预防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这些疾病虽然难以根治,但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和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老年人应关注慢性病管理,定期进行病情监测和评估;同时,要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如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还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通过科学的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可以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3]。


五、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老年人应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会增加患肺癌、心血管疾病等风险;饮酒过量则会损害肝脏、神经系统等器官。此外,老年人还应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关注天气变化,预防疾病:老年人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病菌滋生。在季节交替或流感高发期,老年人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等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意外伤害: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老年人应学会自我保护措施,如避免独自外出、不要攀爬高处、不要接触危险物品等。居家环境可进行适老化改造,如浴室、卫生间加装扶手等,同时,要保持家中环境整洁有序,避免杂物堆放造成安全隐患。在户外活动时,要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滑倒或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还可以利用智能健康监测产品,如佩戴智能手环等。


老年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饮食、运动、心理、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通过掌握老年健康管理秘籍——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持积极心态、定期体检和科学治疗等关键策略,老年人可以有效地战胜常见病,保持身心健康和愉悦心情。同时,老年人还应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关注天气变化和意外伤害等问题,以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注:本文于2024年12月24日发布在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科普平台。中图片均来源于作者创作或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谢坤,王萱萱,李思清,等.我国农村医生社区健康管理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34):4308-4314,4321.

[2]李绪温.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在老年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4):86.

[3]罗盛,王求禹,张锦,等.全科团队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22,39(3):417-421.


文字:黄赐平  李剑虹

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张欣

初审:连莉娟

审核:邓远云


上一篇:正确认识抑郁症 |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下一篇:跌倒无小事 防范要重视
党的建设
健康管理
首页
文化天地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