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资讯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时间:2010-12-27

       一、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1、定义:它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在动脉内膜形成以脂质为核心,外有纤维帽包裹的典型斑块。其中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与其发生有密切关系。
       2、膳食营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膳食脂肪的摄入总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
       不利因素: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肉类食品)是使血液胆固醇含量升高的主要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油炸食品)可使血中低密度胆固醇增加并且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有利因素: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茶油)能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n-6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能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和高密度胆固醇含量;n-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a-亚麻酸,主要存在于鱼类)能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并且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磷脂(主要存在于豆类食品)是一种强乳化剂,可使血液中胆固醇颗粒变小,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2)碳水化合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过多碳水化合物摄入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葡萄糖利用受限,代谢紊乱,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而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和胆酸的吸收,有降血脂的作用。 

@@@@@      (3)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高动物性蛋白膳食科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大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牛磺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肝胆固醇;蛋氨酸能能引起动脉内膜损伤。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E和C都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膳食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B6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的损伤;镁、钙、铬、铜、碘、硒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锌和铁则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5)其他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少量饮酒可增加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而大量饮酒会升高血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茶叶中的茶多酚可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聚集;大蒜和洋葱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
       3、营养防治原则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和总脂肪,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营养素。
       二、营养与高血压
       1、定义: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对于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       2、膳食营养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不利因素:盐(氯化钠)通过影响体液容量和其他机制升高血压,与高血压显著相关;肥胖和高血压成明显正相关,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标志;碳水化合物可升高血压;大量酒精有缩血管作用。
       有利因素:钾盐、钙、镁的摄入可降低血压;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利于降血压;一些蛋白质(如色氨酸、酪氨酸、牛磺酸)有降压作用。
       3、营养防治原则
       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限盐<3g/d,增加钾、钙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优质蛋白的摄入),限制饮酒。
       三、 营养与糖尿病
       1、定义: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当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
       (1) 能量  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2) 碳水化合物  它是血糖升高的直接因素。
       (3) 脂肪  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4) 蛋白质  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会出现不平衡状态,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5) 矿物质和维生素  补充三价铬对糖尿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3、营养防治原则
       (1) 营养治疗目标  1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目标是提供一种含有适当能量和营养组成的健康膳食,必须把食物摄入,尤其是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胰岛素注射量和体力活动相协调,使血糖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或血糖过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目标是达到良好的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控制,适当的减重以改善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升高状况。

       (2) 能量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3) 碳水化合物  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
       (4) 脂肪  其摄入量应当限制,占总能量的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比例应小于10%,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
       (5) 蛋白质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或高于总能量的20%,其中1/3以上为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乳、蛋、豆制品,但伴有肾功能不全是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天摄入量为0.5-0.8g/kg

@@@@@       (6) 矿物质和维生素  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在保证矿物质基本供给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还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7) 膳食纤维  增加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建议供给量为20-35g/d。
       (8) 酒类  避免空腹饮酒,伴有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神经疾病和肾病时应减酒或禁酒。
       (9) 餐次  根据血糖、尿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和病情稳定等情况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3餐,定时、定量。
        四、营养与肥胖
       1、定义: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常表现为体重超过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20%以上。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癌症、等很多疾病有关。
       2、诊断  身高标准体重法: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100%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
                   BMI<18.5为慢性营养不良,18.5-25为正常,>25为肥胖

@@@@@       3、饮食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内因为遗传因素,外因包括社会因素,饮食因素,行为心理因素,其中饮食因素。
       4、营养防治原则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和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蛋白质25%、脂肪10%、碳水化合物65%,多吃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另外,还应改掉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吃零食、偏食等。
        五、营养与恶性肿瘤
       1、食物中的致癌物
       (1)N-亚硝基化合物 :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病的发生有关。
       (2)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玉米、大米等,与肝癌、胃腺癌、肾癌、直肠癌等病的发生有关
       (3)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烘烤或熏制食物。
       (4)杂环胺类化合物:来源于烹调食品的碱性部分,可导致肝癌、血管内皮肉瘤和结肠癌。
       (5)农药:残留于食品中。

@@@@@       2、膳食结构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1)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2)高胆固醇膳食:可增加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膀胱癌、和胰腺癌的发病率。
       (3)高能量和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膳食:可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4)某些特殊饮食习惯: 喜食腌制、发酵、熏烤的熟食品,高盐食品和饮酒与癌症发生有关。
       3、食物中的抗癌因素
       (1)膳食纤维:它能够促进肠蠕动;减慢三大产能物质的分解,增加食物体积,产生饱腹感;减少次级胆汁酸的生成;降低血脂。
       (2)维生素:维生素A可抑制肿瘤,维生素E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有很强的防癌作用,B族维生素缺乏也会引发癌症。
       (3)矿物质:钙、硒、锗、锌和钼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抗癌作用。
       (4)植物化学物:谷类、豆类、水果、蔬菜中的植物化学物对癌症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       4、营养防治原则
              食物多样
              维持适宜体重
              多吃蔬菜和水果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限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
              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
              限盐
              不提倡饮酒
              防霉,防腐
              限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注意食物加工方法
              营养补充剂的选用

上一篇:痛风的饮食建议 下一篇:糖尿病饮食建议
党的建设
健康管理
首页
文化天地
会员中心